防撞護欄工藝流程
測量放線→鋼筋加工及綁扎→模板加工及安裝→澆筑混凝土→拆模養(yǎng)生
測量放線
(1)由測量人員根據(jù)橋梁控制點放出護欄的內外輪廓線和模板的檢查線,并用墨線彈在梁板上。
(2)每隔10m在護欄預埋筋上焊接一根鋼筋,測放出護欄頂面高程線并用紅漆標注在鋼筋上,作為鋼筋綁扎時的高程控制線。
鋼筋加工及綁扎
(1)鋼筋應在施工現(xiàn)場鋼筋加工場加工后運到橋上進行綁扎。
(2)鋼筋的種類、型號及規(guī)格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鋼筋的連接方式、接頭位置、接頭數(shù)量、同一截面內鋼筋接頭的百分率等應符合《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 041)的規(guī)定。
(3)對梁板上的預留筋進行整理,然后按照設計圖紙和測量放線位置進行鋼筋綁扎。綁扎時先綁扎立筋,立筋的位置調好后再綁扎橫向鋼筋。若護欄設有預埋鋼板,預埋鋼板應在鋼筋綁扎完畢后安裝,鋼板的位置、高程應認真檢查,確認無誤后宜點焊在護欄鋼筋上。
模板加工及安裝
(1)
防撞護欄模板一般采用外加工鋼模板。鋼模板的厚度、長度、橫豎肋根據(jù)護欄尺寸、長度和模板周轉次數(shù)確定。為了保證模板不變形,通常在模板邊緣和部分橫豎肋位置用槽鋼加強。
(2)為了固定模板,在模板底部預留穿墻螺栓孔,孔的高度以橋面鋪裝施工后能蓋住為宜。模板上采用槽鋼作為加強豎肋,槽鋼高出模板頂面100mm,在高出部分預留螺栓孔作為穿墻螺栓用。穿墻螺栓的直徑和間距根據(jù)護欄尺寸和模板情況計算確定。
(3)在靠近護欄的濕接頭位置,施工時預埋一排短鋼筋,作為支模板時的支撐。
(4)模板與混凝土接觸面必須打磨光潔呈亮色,用潔凈的棉絲擦拭,直至擦完的棉絲基本沒有銹跡和臟物為止,然后均勻涂刷脫模劑。
(5)根據(jù)設計圖紙和測量放線位置支設模板。模板底部的梁板面應先用水泥砂漿抹帶找平。相鄰的模板宜用螺栓連接,相對的模板用穿墻螺栓固定,模板搭接處夾海綿雙面膠條密封。在護欄內側利用預留的短鋼筋作支點,采用腳手管、方木、鋼絲繩進行加固。
(6)模板頂面每隔1m左右應橫放一根短方木,方木用粗鐵絲與梁板上的預留鋼筋拉緊壓住模板,防止?jié)仓炷習r模板上浮。
(7)護欄上的真縫、假縫應在支模時根據(jù)設計位置設好。若設計沒有規(guī)定縫的位置時,一般跨中、板端和連續(xù)梁的支座位置均應設置真縫。假縫位置可以在模板上對稱貼上加工好的橡膠條,真縫位置宜采用兩層三合板中間夾泡沫板的做法,以利拆除。
(8)護欄在橋梁伸縮縫位置應根據(jù)圖紙預留伸縮縫施工槽。
(9)模板驗收合格后,測量人員在模板頂部的槽鋼上放出護欄頂面高程控制線并用紅漆標注。
現(xiàn)澆混凝土
(1)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確定混凝土生產(chǎn)和運輸?shù)姆绞?。混凝土到現(xiàn)場后應先檢測坍落度,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
(2)混凝土應分層澆筑,不得在一個地方集中下料,防止形成起伏不定的界面。每層澆筑厚度不得超過300mm。澆筑到護欄的倒角位置應暫時停止下灰,待該范圍振搗完成后再繼續(xù)澆筑。分層澆筑間隔時間應不大于混凝土初凝時間。
(3)振搗棒應插入下層50mm~100mm,振搗棒與側模應保持50mm~100mm的距離,嚴禁振搗棒直接接觸模板。每一次振搗必須振搗至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氣泡,表面呈現(xiàn)平坦、泛漿時方可提出振搗棒。
(4)振搗完成后對護欄頂面混凝土進行抹面施工。
拆模養(yǎng)生
(1)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應根據(jù)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損壞時方可拆模,對護欄表面和真縫進行清理后灑水養(yǎng)生。
(2)灑水養(yǎng)生應安排專人負責,養(yǎng)護時間應不少于7d,也可根據(jù)氣溫、濕度和水泥品種、外加劑情況等,酌情延長或縮短。
(3)護欄拆模后,模板下抹的砂漿帶應及時剔除,清理干凈。